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4/4页)
在这个样子,肯定有问题!”李哲不忿地开口:“爹,另外那些人也就罢了,杜海和梁经纶两个人竟然排位如此之前……我就不信里面没问题!” “这应该是陛下的意思。”李正淡淡地开口,虽然阅卷的不是陛下,但至少会元是陛下定的。 他之前一直等着科举,也是想看看明德帝的态度,若是明德帝并不想对他们下重手,还打算安抚他们,科举之时,肯定就会像之前一样,对国子监的学子多有偏爱,但现在……如今明德帝如此厚待杜海等人,看来是摆明了要打压他们了! 他可以辞官,反正他的岁数已经不小了,但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其他人会愿意辞官吗?皇帝忌惮的,从来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们所有人。 而且,在明德帝已经开始打压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就算避让,又能避让到哪里去?总不能所有人都辞官吧?真要那么做了,那么跟被明德帝打压又有什么区别?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身不由己的,李正当初也曾经觉得前朝的那些世家大族实在太傻,但真的走到了这一步,才发现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当初骆国公倒霉的时候,他也顺手推了一把,现在却轮到他了。 其实骆国公当年并无外心,但就是因为他在朝堂上一呼百诺,最终惹来了忌惮,要不是他当机立断跟所有人都疏远了,家里又只有一个孙女儿,最后不见得能善终。 但是,骆国公只有一个孙女儿,他就不一样了,他有儿有女,如今孙子都已经走入了仕途,想跟骆国公一样哪里行得通? 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丞相,还得罪了很多人,要是真的倒下了,还是全家一起倒下,那他的那些儿女孙辈,还能有好下场吗? 他不能等着皇帝拿他们开刀,也就只能拼一把了,运气好还能有一线生机,运气不好,也就是被打压罢了——就算他们什么动作也没有,其实也一样会被打压不是吗?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李正想了很多,李哲却根本不懂:“爹,什么陛下的意思?我看,现在一定是试题泄露了,或者考官徇私舞弊!不然国子监的学子,中举的人哪会如此之少?”他是国子监祭酒,对国子监的感情自然也非常之深,因此,他完全不信国子监的学子这次竟然会表现的如此之差。 听到李哲的话,李正眉头一皱,他虽然觉得让杜海当上会元是明德帝的意思,但现在国子监的举人竟然只占了半数…… 要知道,虽然会元由明德帝定,但是中进士的人,却是阅卷的官员定的,如今阅卷之事非常严格,这次负责科举的,更是一些为人正直的老顽固,基本没有徇私舞弊的可能,既然如此,里面会不会真的有点问题? 当然,也有可能其实并无问题,但只要大部分人都觉得里面有问题就行了! 李正有些迟疑,然后就看向了外面,却正好看到一个没有中举的老举人终于熬不住晕倒了,当下若有所思。 赵启也在马车里,本来,因为觉得如今李正的心情应该不会很好的缘故,他什么都没说,但是到了现在,却忍不住开口了:“父亲,之前福王曾经说杜海和梁经纶能得前三,他还夸奖了几个人,甚至表示他们一定会中举。” “哪几个人?”李哲抢先问道。 赵启近来对福王的事情非常上心,那纸条也是一直随身带着的,当下拿了出来:“就是这张纸条上的人,这几人,也是跟福王关系最好的,去年的时候,福王就跟他们多有接触。” 那张纸条上不过十来个名字,杜海和梁经纶就排在最前面,李哲拿过以后,立刻就找来了让自己的属下抄录的榜单对照起来,这一对照,却发现所有被福王夸过的人,竟然全都榜上有名! “爹,说不定是福王泄露了试题!”李哲立刻就道,虽说在一百多个中了进士的学子里面,十来个人并不够看,但这十个人考的却都不差,还有两个进了前三…… “你们两个,把当初福王在酒楼里跟杜海梁经纶等人说的话的传出去。”李正开口,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他不可能真的坐以待毙:“在朝堂上,也要交代了我们的人,做好准备以便到时候随机应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