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侦察兵_第1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2/5页)

论。不过,抗日决死军的赵子铭,显然是个不错的人选。这位赵司令,自从在长沙会战的时候,和五百师合作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高全上桐柏山,赵子铭也带着他的部队跟了过来,看样子以后是打算就跟着高全混了!反正他的抗日决死军,也不是个什么正式的编制,湘赣鄂游击总队对他们也没怎么管过,想去哪儿,各纵队司令自个当家。

    赵子铭有单独率领部队的经验,又有和国军部队打交道的能力,抗日的决心也不错,再观察一段,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定下来了。

    “小七,我想让你担任补充一旅的旅长,你看怎么样?”想到就干,一向是高全的习惯。柳七不管从各方面都是合格的优秀军官,对高全又始终忠贞不贰,把补充旅长的职位给他,高全是完全的放心,现在只是在问问柳七本人的意见。

    听了高全的话,柳七一愣,显然没有思想准备。“军座命令,小七坚决服从!”

    果然不出高全所料,对于高全的任何命令,柳七都是无条件地执行。

    “侦察营今后就交给小石头了。哦,今后的侦察营就要升级成侦察团了。这样,你从侦察团里面选出两百人,特务团选出两百人,工兵团、辎重团、通讯团,各出一百。然后你再到三个旅,让他们每位旅长支援你三百人,这样你就有一千四百人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招人了!尽快把你的部队拉起来。我把小蔡交给你,让他在你的补充旅里头干个团长。”

    简单的几句话,高全就把五百军补充旅的架子搭起来了。至于补充旅后续的发展问题,就要看新任旅长柳七的了。

    第006章 水旱蝗汤

    “是!”柳七郑重敬了个礼,转身去筹备他的补充旅开张事宜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不想升职的军官,同样不是好军官。能独领一旅,即便是心理素质极佳的柳七,也忍不住心潮澎湃起来。

    心里有了构架,剩下的就好办了。高全上报军委会,把手下各直属营的番号升格成团,再把赵子铭的人事关系转到五百军。这些都是小事儿,只要不是要钱要枪要编制,军委会的那些大人物们连研究都不带研究的,直接批准了事。其实,除了那位三省游击总司令,恐怕军委会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还有抗日决死军第二纵队这么一支忠于党国的游击部队的。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高全的部队虽然人员的伤亡比较大,得到的实惠,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从第六师团那儿得到的重炮,正好可以让范柏林的炮兵营升级成炮兵团。虽然编成一个团,大炮还是少了点,可要是再加上一些轻重迫击炮,那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缴获的战马,也正好把骑兵营升级成骑兵团。至于其他部队的差额,今后再慢慢补充吧。

    五百军忙着扩军练兵,征兵的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一九三八年兰封会战之后,为了摆脱日军的追击,国民政府授命第一战区炸开了花园口,致使黄河改道,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从那以后连续几年,水旱蝗灾轮流肆虐河南境内,整个中原大地的百姓,生活再无着落,从此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汤恩伯在治理地方上昏聩无能,就任四省边区司令之后,不仅没有想办法改善民生,反而大肆征兵,对豫南重灾区征收重税。其部队军纪极差,抢劫杀人这样祸害乡里的事件时有发生。河南的百姓对国民政府军队的认同度下降到最低点,当时在民间传出:“河南有四害:水旱蝗汤!”都把汤恩伯的军队等同于三大自然灾害了。

    五百军虽然在桐柏地区没有派重税,可也没推出什么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这不是高全不想去干,而是他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五百军等于是刚到桐柏,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没摸透,部队又急于扩招,他哪儿有那个脑子想那么多呢?

    正因为有了汤恩伯干下的好事,五百军和汤恩伯麾下的军队又穿同样的军装,说起来他们也算汤司令的属下,百姓们自然也对五百军没什么好感。主动来当兵的,都是实在活不下去的,但凡有一点生存的办法,也没人来参军。五百军设的征兵点挺多,真正招到的兵,却并没有多少。

    高全整天为征兵的事发愁,他手下的旅长团长们也跟着他一起发愁,这帮五百军的当家人,却没一个想到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水旱蝗汤”是民间的传言,高全这个高踞庙堂的中将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