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3节 (第2/3页)
线,似乎就是以十万大山中这一个个“熟番”城寨为目标。 每到一处城寨,当地土人虽然不能说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过表面态度都还算恭顺。 特别是那名凌姓招讨使将大半个月前斩杀的蛮族结丹修士“黑阿鼻”的首级挑上旗杆,绕寨一圈之后,各个城寨的土人无不目瞪口僵,面色如土,愈发不敢犯上作乱。 他们将招讨使大军中的重伤员都留下来调养,又为大军准备了充足的食物、清水和丛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甚至还有不少蛮族主动加入了招讨使大军的行列,各种花里胡哨的旗帜漫天乱飞,倒是令大军的声势愈发雄壮起来。 而那名凌姓招讨使也没有辜负这些土人的“期待”,每到一处,只要当地人表面恭顺,就从营帐中捧出一些……反正在李耀看来,好像是“圣旨”的东西,总之是朝廷册封当地蛮王峒主的意思。 得了册封,授了官职的蛮王峒主都喜不自胜,愈发卖力为王师准备起物资和兵员来。 这也是不少古修世界,中央王朝对付蛮夷的常规手段了。 招讨使,“招讨”二字怎么讲?就是对朝廷恭顺的蛮族,就“招”过来,纳入朝廷的官僚体系中,封他个官当当,再和他一起,去“讨伐”那些不恭顺的蛮族。 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以蛮制蛮,才是高招,否则,光靠这点儿水土不服的中原军队,又怎么可能彻底平定穷山恶水的诸多蛮族? 李耀对普通蛮族加入“王师”不甚关心。 不过,除了普通蛮兵之外,随着招讨使大军深入丛林的消息传开,每到一处城寨,倒也有不少灵气缭绕的蛮族“奇能异士”前来投效。 什么耍蛇的,弄虎的,养鬼的,骑着河马、水牛、鳄鱼、梅花鹿的,各种奇形怪状的蛮族修士都从犄角旮旯里冒了出来。 第1350章 李耀出山! 在李耀眼中,这些蛮族修士大多是炼气期的小家伙,偶尔有一两个筑基期的,那就是前呼后拥,被几十个花花绿绿的土人抬着,或者身边跟随着大批豺狼虎豹,蛇虫鼠蚁,排场大到了极点。 那凌姓招讨使,或许是抱着“千金马骨”的心思,又或者是帐下实在无人可用,却是将这帮杂技团一样的家伙一一,真是皇恩浩荡,求贤若渴。 就这样,每到一处巫蛮城寨,王师的队伍就扩充一轮,姑且不说这些蛮兵和巫蛮修士究竟能发挥多少战斗力,至少看上去是浩浩荡荡,气象万千。 而且,这些土人好歹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比较熟悉当地的地形,随着他们的加入,王师再上征途时,就可以放出土兵和蛮族修士在四周查探,被敌人偷袭的几率大大降低,倒是省去不少麻烦。 凌姓招讨使将巫蛮修士单独编成一营,又打发不少蛮族士兵去照顾他们。 这些巫蛮修士在巫南丛林中,原本就是“陆地真仙”般的存在,都是各大城寨山峒和部落的守护神,蛮兵能在他们鞍前马后照料,倒成了莫大的光荣。 一时间,巫蛮修士整日在营中高谈阔论,大吹法螺,炫耀自己的厉害。 却不知道近在咫尺,还隐藏着一艘枭龙号,倒是将他们的牛皮听去了不少。 李耀结合他们的言论,逐渐勾勒出了此界的大致情况,亦知道了“朝廷”排遣凌姓招讨使来到巫南的用意。 是时候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一下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 崇山峻岭深处的裂谷上方,从层层叠叠的枝桠之间,逐渐浮起了一名面色冷漠的少年。 这少年皮肤微微发绿,却是细腻至极,就像是一块碧绿色的温玉琢磨而成,又给人滑不留手的感觉。 说是少年,但仔细看去,他的眼角却布满了极细的纹路,一直延伸到了太阳穴左近,令他的双眼显得相当狭长。 再配合那双瞳孔几乎要吞没眼白,没有半点杂色的纯黑眼眸,就散发出一股神秘莫测,看不到底的深邃感觉,叫人实在分辨不出他的年纪。 似乎说二十不到亦可,说三四十岁也没问题,甚至说他是个七八十岁以上,但保养非常好的中年人,也说得过去。 少年的嘴唇极薄,永远挂着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视界极宽,仿佛无论站在他的哪一边,都能感觉到被他死死盯住,而他眼底偶尔闪过的几道凶芒,又解释了他如此坦荡行走在危机四伏的丛林深处的原因。 少年的左手大拇指上,大咧咧佩戴着一只碧莹莹的指环,玄光四射,就像是一团永远被他攥在掌心的绿色云雾。 少年伸出右手,轻轻转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