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7节 (第2/4页)
板,屏息聆听细密的回音,道:“那怎么会变成这样?” 厉嘉陵道:“龙姐姐给我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地质断层,随着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越是古老的生物或者文明,就越是会被泥土和岩石覆盖,渐渐落入到地底深处。 “如果把大地切开,露出如千层蛋糕一样的断层,再去研究镶嵌在断层中的化石就会发现,越是上层发现的化石,年代就越新,而越是埋藏在地底深处的化石,就代表着越古老的生物甚至文明。” 李耀点了点头:“这很好理解,还有呢?” “还有,就是海洋。” 厉嘉陵道,“深不可测的海洋,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立体生态圈,随着阳光,温度,海水盐分、密度和压力的变化,其实也是一层一层互不干扰的生态系统,生活在浅层海水中的鱼类,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潜入到几千米乃至数万米深的海底,而生活在数万米深处的巨型乌贼,也永远不会憧憬阳光的温暖,虽然同样是海洋生物,但上层和下层,早就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世界。” 李耀道:“这两个例子,能说明什么问题?” “龙姐姐说,人类文明发展了整整十万年,从四万年前的古修世界到今天的现代修炼文明,其实也慢慢分化出了不同的阶层,生活在不同层面上的人类,就像是形成于不同年代的化石,或者栖息在不同深度的海洋生物一样,早就是不同世界的人了,即便不用‘真人’或者‘原人’来区分,但这种区别注定是存在的,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并不能解决问题。” 厉嘉陵道,“早在四万年前的古修时代,强者对弱者的侵蚀就从没有一天甚至一秒钟停止过,无法抵抗强者的弱者,只能选择逃亡。 “有些弱者从平原逃到了崎岖而贫瘠的山区,还有些弱者就不断向地底深处流浪,并随着强者的爪子伸向地底,一步步逃亡到更深的地方。 “最初,这种逃亡仅仅是零散的,自发的,不成体系的。 “到了四万年前,大黑暗时代的开端,妖族取代人族统治星海时,那些不甘被妖族统治的人类,是第一次大规模‘向地底进军’的主力。 “等到一万年前,妖族的残酷统治被推翻时,人族对妖族展开了无比血腥的报复性杀戮,满怀三万年仇恨和愤怒的人族发誓要杀光最后一个妖族为止,于是,又有了第二次大规模向地底逃亡,这次的逃亡者却变成了妖族。 “好景不长,人族建立的星海帝国刚刚跨越统治千年的关卡,就面临最残酷的内战,战火席卷了几乎每一个大千世界,无数昔日携手并肩对抗妖族的人族纷纷决裂,变成你死我活的仇敌,于是,第三次大规模地底逃亡接踵而至。 “之后一万年,是星海战乱不休的血战岁月,如极天界、天极星这样的兵家必争之地,自然更是战火席卷的中心,无数失去家园的人们,一波又一波逃亡地底,就更不奇怪了。 “一代又一台逃亡者,构成了地底居民的主体,将历朝历代各个种族和势力建造的避难所、军事基地、法宝仓库当成了新的家园,这就是大部分地底城镇的起源。 “自然,越晚逃入地底的居民,往往居住在越浅层的地表,而越是早期逃入地底的居民,生存空间被后来者不断挤压,不得不继续向下逃亡,慢慢就沉淀到地底深处,比方这里了。” 第2344章 被遗忘的世界 李耀和厉嘉陵走到一株“参天巨树”之下。 这棵大树足足有数百米高,位于几十根高高低低的石笋和钟乳之间,向四周丫丫叉叉伸出无数“树枝”,又有凸起如山脊的根须,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一路蔓延到了地底。 李耀轻轻扯断几条藤蔓,擦去一片苔藓,依稀能辨认出一排晶卡的接口。 这株看似巨树的东西,乃是十分精密而庞大的中央控制系统他以往只在一些超大型星舰的舰桥上,见到过类似的系统。 但现在,中央控制系统内嵌的所有晶脑和计算晶片统统都锈迹斑斑,表面爬满了苔藓,藤蔓和各种类似蚂蚁的小虫子,甚至有一颗颗类似肿瘤的孢子类生命,点缀在藤蔓和苔藓之间,不断向外喷射着迷离的雾气。 朦朦胧胧,仿佛呼吸,令它像是生命和精密机械结合而成的怪物。 这里是城镇最大的“游乐场”,不少贪玩的孩子爬到了“巨树”的枝桠也就是晶线传输管道上,捉住从晶脑中滋生出来的小虫,往同伴的脑袋和脊梁上放,互相捉弄着,纷纷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李耀注意到,这些皮肤晶莹剔透,双眸微微发红的孩童,也是整座城镇中,为数不多会发出笑声的人。 李耀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道:“编号在10000号以后的地下城镇,便是帝国统计的极限,所以,这里的居民就是最古老的流亡者了?” “不是。” 厉嘉陵摇头道,“四万年前古修时代,以及妖族兴起和衰落时的地底流亡者,毕竟距离现在太过遥远,绝大部分人都在时间的侵蚀下腐朽于地底的黑暗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