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 (第2/3页)
:“最大的困难还不是渡桥的问题,是日军在江上的几艘炮舰,这几个后患不除,即便渡桥架设起来,也能难逃过日军的眼睛。” “可惜我们的火炮是山炮,直射的情况下,命中率非常低。”王秉璋顺势接话道。 “即便是野炮,也不太有机会击中这几艘炮舰。这些舰艇在通过我们交战的区域时表现的非常谨慎,不仅提速,试图规避我们的火力网。也不跟我们纠缠,用炮舰的火炮增援安防上的日军,除非这几艘军舰停在江面上,才有机会击沉一两艘,迫使炮舰撤离江面。”江面上最大的威胁不是天上的日军飞机,也不是第8师团和23师团的拦截追堵,而是那三艘不过百余吨的炮舰。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炮群压一波,只要每艘炮舰上中了几炮,就那种小吨位的巡逻舰,及时不沉,也不敢在这一代游弋,封锁江面。 “不如让李林想想办法,从总部借一些大炮打他一下子?” 王秉璋期许说道,手中攥着半截烟头,似乎下了不小的决心。面对14师团,曾一阳的日子绝对不好过,尤其是14师团拥有比一般野战师团多出一个联队的炮兵,攻击力是非常犀利的。 本来就处于下风,1纵大概也只能以攻代守,用伤亡才给陈光的西路兵团赢取了时间,这时候要是再抽调炮兵,王利发肯定要跳起来。 总不能让1纵打残了,再让渡过江的9纵赶上1纵的后路吧! 这已经相当于变相的阵地战、消耗战,抛去战略和战术上的不说,光是这种消耗,对关东军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战斗。用大兵压境不是不可以,一来消耗太多;二来,曾一阳很可能不会理睬决斗一样的作战,不符合中共抗战的力量情况。 唯一有可能的是,曾一阳会选择放弃一部分靠近关东军控制区的根据地,反而集中兵力攻击关东军的后方。 当然,曾一阳指挥下的几个野战纵队最后也不见得能将将打下来的区域彻底的变成解放区,可即使这样,对关东军的控制和经济的破坏也将是巨大的。给地建立起来的商社就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一旦这些商社损失,不仅关东军当年的收入将大大缩水,还会增加当地反日武装的兴起。 关东军为了加强控制,就不得不增加给的驻兵数量。进一步分散兵力将是必然。 所以,及时梅津美治郎知道围剿根据地是压制曾一阳的好办法,却也不敢孤注一掷执行,就是担心后方的不保。而满洲成了整个侵华日军最大的后勤补给站,日军控制的最重要的兵工厂就设立在满洲。 一旦这些重工业设施受到破坏,别说关东军,就是整个侵华日军都将面临弹药不足,只能龟缩在城市中的尴尬局面。 在交战之前,梅津美治郎派遣饭岛穰中将飞抵齐齐哈尔向喜多诚一面授机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陈光的三个纵队在西线被拦截,无法度过嫩江这个契机,让14师团利用齐齐哈尔周边便捷的交通线,和曾一阳的主力打一场消耗战。 关东军总司令部不会再向北满派遣师团一级的作战部队,但是在北满的任何一个师团的兵力损失,都将在第一时间获得补充。为此,梅津美治郎不惜抽到几个新编师团的兵力,扩充北线作战部队。 从这一点来看,北满的作战部队,尤其是3个充当绝对主力的甲等师团,其作战持续能力获得长足的增强。 相信,很快曾一阳就会发现这个情况。 但现在,他还没有闲心去管14师团的事,只要能够挡住14师团东进的威胁,尽快和陈光的西路兵团汇合,这才是打开东北抗日局面新形势的最好办法,为此,曾一阳还急忙让后勤部收集了一批麻绳支援前方。 他估计了一下,芦苇渡桥剩下了船只作为浮力的承载工具,但也不是就能够无限量使用。需要解释的绳索捆扎芦苇,对前指来说,绳索不缺,毕竟早就开始准备,数量上绝对够架设两条以上的浮桥。 5纵毕竟刚刚过江,是作为作战部队来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