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3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节 (第1/2页)

    现在太缺外语人才,但肯定不能等着77年恢复高考第一批大学生毕业。

    那会儿就没有先发优势了。

    而且,第一批大学生啊,都是香饽饽。去向早都定了。

    各大部委、各地方政府、各国有厂矿,哪不缺大学生啊?

    中间整整停了十年高考。

    这些人怎么都不可能来她这个草台班子的。

    她招的两个长期导游,蔡成是一门心思要投向西方世界的怀抱。

    就是拿旅行社作为一个挣钱和结交外国人脉的跳板。

    而且于朵对他相当大方,分他15%的干股呢。

    也没有因为他心向西方用有色眼镜看他。

    他就很勇于任事,不但在内部教授英语,还把旅行社都管了起来。

    也算是明正严肃,第三大股东嘛。虽然只是干股,但于朵也答应了将来离职,会赎买回来。

    胡志广是小学文凭,能入职靠的就是偷渡去樱花国打过黑工,语言无碍。

    所以,他对于大学文凭的蔡成掌事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干股,于朵也许了他以后樱花国的团他都可以抽成。只是比例还没有定。

    但保证不会让他比蔡成的收入差太多。

    她上学期间,要靠这俩人给她把旅行社撑起来啊。

    于朵也让他在联系目前仍然在樱花国打黑工的一些熟人。

    他的队伍要壮大,其实比蔡成的英语导游团队还容易些。

    有地利!

    第222章

    但胡志广也说了,他得拿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了,才好去跟那些打黑工的同胞联系。

    他觉得只要于朵能说到做到,他是可以去和人讲这个话的,也应该能叫回一些人。

    那些人偷渡出国,大多是借了高利贷出去的。

    不管是找中介、还是乘船,收费都很高。

    樱花国又不可能像香港、t湾一样游得过去。

    出去之后,一天劳作15——18个小时,真的是被当牲口。

    但只要能支撑下来,挣的钱也是国内的几十倍。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去啊。

    如果回国也能挣到高薪,还不用那么累,活得也比较有尊严,肯定有人愿意回来的。

    不过,小老板也说了,不是会樱花国语就要。

    还得有爱国情怀、服务意识。爱国情怀是第一位的,服务意识都可以后天培养。

    所以,旅行社的前景,于朵觉得还是比较光明的。

    至于电器行,只要能确保追加投资以及运送安全,销售真的不是问题。

    还有废品站,如今一切都上正轨了。吴珍给管得井井有条的。

    就连伏天后要添的那个沿街骑三轮收废品的人,她都在开始面试了。

    就跟关大爷学的,首选高中生里能搬搬扛扛的。

    于朵捋了一下自己的三个产业,发现要暴富、要超英赶美还是不容易。

    她从听到常荷嫌弃白云宾馆的时候,心头就有点不舒服了。

    再听到她说什么扶贫,就更不爽了。

    但常荷说的是实在话,是客观存在的差距。

    她嘴硬没有用,只能是奋起直追。

    常荷看她拿着那一沓广交会的相关介绍和数据看了半天,挑眉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于朵道:“看出了差距。华国的外贸要做大、做强,还任重而道远。”

    常荷静默了一阵道:“即便有我们这些华侨回来投资,或者以后外国的跨国公司也来投资。但看重的也更多是华国的廉价劳动力。以漂亮国为首的商业秩序,是很难被打破的。”

    “商业秩序?”

    “漂亮国作为世界商业霸主,给各国、各地区划定了主要生产的商品范围。我是华国人,当然也想自己的祖国好。但华国要想打破既定的秩序是非常困难的。”

    于朵知道,嘴硬没用。

    她道:“一步一步的来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