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5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1节 (第2/2页)

还是自己做吧。我第一学期成绩其实没什么进步,以后得更努力才行了。”

    于朵准备下学期去京大找个优秀贫困生做家教,让老师围着自己的时间来。

    嗯,就在这里上课,这样彼此都方便。

    到了初四,机械厂某些车间提前开工了。

    但于承还没有回来。不过他事前就请了假,然后安排了人代班。

    大杂院的人如今已经知道于承陪于凌接儿子去了。

    大年三十于朵从国外都回来了,也没见这两兄妹。那肯定是要问一下的。

    邱新梅就笑呵呵的这么说了。

    至于他们哪天回来,初七。总要等王铮夫妻过年走走亲戚。

    到初七这天,邱新梅一早就开始杀鸡、剖鱼准备好吃的。她也是托人代一天班。

    如今大杂院都还有些子弟赋闲呢。她的工作又没太大技术含量,找人代班很容易。

    不像于承,还非得懂电工的才能给他代班。

    黄姐又过来帮忙了,肯定于朵喊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啊。

    虽然二月份不给她工钱,年三十也算以食抵酬。但今天这样的日子,于朵是要给她单日的工钱的。

    大杂院的人就都知道了,于凌接到儿子,今天回来。

    等听邱新梅说起还要负责给诚诚养父母治病,路大妈忍不住道:“治病可能是没底的啊!而且他们还是完全不能报销的。”

    邱新梅刮鱼鳞的手一顿,“也是没法子的事。不然人家半个村都是姓王的,能让于凌把个还不怎么记事的男娃带走啊?当初又是她们自己不要的,还承诺了不回去找。”

    黄姐点点头,农村是这样的。更何况于二姐还不占理。

    这会儿于凌一行人终于也快到站了。

    王铮两口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路上一切都依赖于凌、于承。

    而且诚诚毕竟只是个将满三岁的孩子。

    那么几天都只能在车厢里走走,到中途有些闹腾。后半程又有些蔫。

    于凌和他养母只好换着抱他在车厢里走动。

    幸亏都是干农活的,抱孩子还行。

    后来她们手酸了,于承也顶上了。

    他以前也大男子主义到不行。是从两个妹妹开始有出息了,才转变了些观念。

    后来他还抱着外甥跟王铮讲这一年多,回城知青都找了些什么工作、做了些什么生意。

    除了少数有关系,找到铁饭碗的。

    就是服务行业的小生意最好做。做好了也挺赚的,譬如那送蜂窝煤上门的。

    于承说的时候,也在留意王铮的反应。

    这小子到了北京,如果还是这么一副大爷做派,那肯定是不行的。

    总不能让于凌完全养着他们两口子吧。

    王铮也听得若有所思的。

    于承正说着,诚诚摸摸他的脸,“舅舅,你长得像我!”

    “倒反天罡了你,肯定是你长得像我。”

    终于,火车慢下来,要进站了。

    于凌精神一振,对王铮和他老婆窦月月道:“马上到北京站了。”

    于朵和常宁开了旅行社的一辆商务车来接的。

    他们没有越野车,不然七座的越野车刚刚好。不过有商务车也挺方便了。

    他们索性把于鹏和娜娜也带来了。

    常宁帮着跑腿,搞得邱老娘都忍不住找了个机会私下问女儿,“那常宁是于朵对象啊?这倒是挺好,未来婆婆喜欢可以少好多事的。”

    邱新梅看看她妈,以她妈无利不起早的性子,这么为于朵着想啊?

    “她不是也提醒了我们不要死命存钱,要买房子么。你爸在我们旁边买了一间,12平米,1800块。租出去一个月10块。而且啊,最近又出来一间,一平小涨了十来块。”

    1800差不多就是这半年卖鸡蛋赚的所有钱了。

    但租金真的比银行给的利息高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