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2节 (第2/2页)
整。” 成天不冒头,好多人都以为老万被抓去关牛棚了,又或者人都不在了。 那个检举揭发他的徒弟调走了,旁人哪怕知情也没和一辈子救死扶伤的他过不去。 所以,虽然日子凄苦些,但还是有人身自由的。 比起蹲了好些年牛棚的老孙,算幸运的了。 万医生对同病相怜的孙老师表示了由衷的欢迎。让他不管有什么打算,先安顿下来再说。 又给他把脉,说他身体亏空有点大,让自己老伴给做药膳。 关大爷如今手头比较宽裕,又给送了许多日用品过来。 他还领着孙老师去从前的老剃头匠那里修了一下面。这样人看起来像样多了。 于朵没急吼吼的跑来,那种氛围她介入不了。 过了一周,关大爷给她打电话,“我看他不想留下。他家都没人了,北京对他来说就是个伤心地。这两天也没再回去过。法国里昂那边的大学今天给他打了电话,邀他去任教。我看他有些心动!” 孙老师本来就是大学老师,国外的学术界有熟人也正常。 最后,孙老师决定接下里昂大学下学期的聘书。劳动节过后,去和于朵办妥了房产转让过户的手续。 还是于承一道去签的字。 独门独院的小院,建筑面积120平。还有个40平的庭院。 按市价上浮了一些,一次性给的40000。 这一年半载,四合院涨价了。尤其是产权明晰的。物以稀为贵嘛! 常宁去年买的,都已经涨了两成、足足涨了四万。 关大爷那里也同样水涨船高,小十万了!不过他没有卖的打算。 但他说了,到元旦一个平方的月租金要再涨五毛,随着物价上涨。 以前十年八年都不涨房租 的好事,没了! 那会儿一来是本来物价就没有什么波动;二来不在私人手里,政府也不在意那么多。 这回于朵相当于把之前攒的钱都用上了,甚至电器行都去抽了几千块才凑够。 但能换来废品站的房本,她觉得还是相当值得的。 这就不用担心随时可能被人赶出去了。 她现在名下有两套房,市值25万。另有商务车四辆、二手小四轮一辆。电器行还压了七万货款。 1982年元旦前连本带息还清31万就行。 常宁让她怎么方便怎么给。 于承忍不住看看于朵。再有十个月,于朵就将年满18周岁,就连让他来签字都不用了。 于鹏下学期就要进入六年级、毕业班。 于朵说会帮他找找关系,送去一所好一些的初中。 这自然是一条好路子。 机械厂的领导之前都是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读书。 只有普通工人没有门路,才是让儿女一路读子弟校。 子弟校的高中考上大学的比例也就15%左右,比全国的比例高些。 但跟于朵读的x中七成以上的人都能考上本科、大专,完全没得比。 不过,除非于鹏的成绩跟于朵一样出类拔萃,不然去读好学校都是要交高价的。就像辛部长小女儿一样。 这个钱对他来说也有点吃力。 娜娜马上也要读小学了。而于鹏学英语也不能停。 别说于鹏了,就于朵都一直在坚持英语学习。高老师出国后,源源不断的给她寄学习资料回来。 她的要求可不只是于朵高考时拿个好分数那么简单。 于朵的收音机,基本还是用来听bbc的。 这样一来,光是于鹏一年学英文和读高价的花费,就要用掉上千。 于承感觉压力有些大。 他心知肚明,于朵绝不会帮他分担这个钱的,帮他托人找关系就不错了。 借钱也不可能,回头直接回他一句,“你当初的钱借给谁了,你找谁借去!” 于凌也不会,他陪着去找回诚诚不假。但于凌那十年受的罪更是真的。 而且,于凌这么能挣钱,肯定会千方百计给诚诚最好的教育条件的。 于鹏和娜娜总不能比诚诚差太远了。 听于鹏说,于朵如今请人辅导功课,两块钱一个课时。 这样的花费细算下来是很大的。 他想把儿女培养成才,教育投资可以想见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