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1页 (第1/2页)
“三方会谈,让俄罗斯看看,我们的技术是怎么劝退美国人的。” 中方提出加入会谈,伊万诺维奇第一反应是拒绝。 美国连夜赶来,俄罗斯占据绝对的主动权,正是开刀宰鱼的好时机,美国付出的代价合适,放弃智能系统和其他条件,结束发动机的交易,也是俄罗斯占便宜。 然而,他想到了奥列格的话。 威廉.邵。 仅仅依靠论文就能搅动世界风云的研究者,站在了沈明洲的身边,愿意为那位身形稚嫩的小孩儿遮风挡雨。 这本身就不符合中国研究狂魔的脾气。 中国人,能在十年时间追上他们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屡屡突破外界评判的“不可能”创造一次又一次奇迹,靠的全是这群不顾性命,心中只有研究的社会主义实践者。 让他们放弃研究,不如让他们死。 中国的快速发展,俄罗斯惊叹,也同样惶恐。 他们作为继承苏联技术和资产的老大哥,渐渐有被曾经的小弟甩在身后的趋势。 和中国合作? 放弃中国,和美国谈判? 伊万诺维奇沉思片刻,左右衡量,做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 他说道:“诸位请稍等,来了几位贵客想要加入我们的会谈。” 美国人不知内情,欣然同意。 伊万诺维奇转头对秘书说道:“通知奥列格部长回来。” 当黑发黑眼的中国代表团进入会议室的时候,美方实在是无法克制心头诧异。 “伊万诺维奇,这不是我们双方的会谈吗?”美方代表提出质疑。 然而,伊万诺维奇带着俄罗斯人特有的漫不经心,鼓颊耸肩,一脸无辜,“之前是的,但他们的加入,经过了你们的同意,所以现在不是双方会谈了。是三方会谈。” 美国人跟俄罗斯人的交流历史,大约就是互相怒斥对方是“狡猾的畜生”。 狡猾的白头鹰与狡猾的棕熊同桌竞技,身材普遍矮小瘦弱的中国人,仿佛乱入会场的兔子。 弱小可怜又无助。 特别是,中国代表团里还有一位明显稚嫩的孩子。 他身穿西装,伪装成了大人的模样,视线里露出少不更事的气质,看向美方代表团的眼神,都带上了温润无害的笑意。 去你**的温润无害! 克拉夫在沈明洲走入会场的时候,脸色僵硬的透出毫不掩饰的愤怒。 他当场就想提起机枪,不顾国际后果的杀了这个十七岁的孩子! “冷静,冷静。”瓦吉不断在克拉夫身边安慰,“我们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老板,冷静。” 克拉夫的脾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