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页 (第1/2页)
他不是一个人,旁边还有几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拿着一卷文案,奋笔疾书。 安乐低头瞪着面前桌上的纸张,上面的字认得他,他却不认得那些字。 原来他这次进入镜子,没有接着上次的剧情走,而是直接跳到了安子悦在翰林院任职的时期,此时他正和同侪一起修撰文书。 安乐对穿越的时机简直哭笑不得,就不能等安子悦下班他再穿过来吗?他是个工科生啊,怎么懂这些鸟文字。 “咳咳。”这时候旁边的人咳嗽了一声,开口说话,“若安大人继续神游,我们怕是没有时间用膳了。” 这是指责安乐偷懒的意思,安乐怕被同事向上司告状,连忙抓起笔低下头,管他三七二十一,写了再说。 古时的字认起来特别费力,史书又艰涩难懂,安乐根本不知道上面写的是啥,秉承着认字认半边的原则,连懵带猜瞎写一气。 幸亏小时候上兴趣班练过毛笔字,否则他连笔都不会拿就穿帮了。 至于文书上他写的内容,抱歉了,等被人发现时,他应该已经从镜子里逃走了。 安乐没想到穿进镜子里来,提前体验了一把社畜生活,好在这样的日子不是天天都有,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宽松。 安乐头一次来这种地方,休息的时候,在京城里到处转,想看看有些什么。 他觉得镜子让他来到这个时间点,肯定有它的含义。 上次他遇到了父母,这次不知道会遇到谁。 其实安乐很想辞官回家陪爸妈,估计皇上不会批的吧。 京城不愧是京城,街道宽广,各式各样的房屋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生意人很多,大白天的,热热闹闹。 安乐从马车上下来,漫无目的地到处走,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巷子的背面,看见一座小小的庙宇,虽然不大却很精致,修葺完善打理得很好,装饰有一股弄弄的书卷气,门口养着梅兰,蕙质兰心。 此时有个书生模样的人从里面出来,安乐有点好奇,拦住那书生,指着庙宇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书生见安乐一股贵气,不敢怠慢,连忙说:“这里面供奉着一座文曲星像,是附近大户人家捐的。” 安乐一听“文曲星”,想起母亲曾经说安子悦投胎的时候被文曲星点化过,瞬间来了兴致,问书生:“这里灵么?” 书生朝着庙宇拱拱手,说道:“心诚则灵,愿星君保佑我来年高中。” 安乐打发走书生,踏进庙宇里。 只见中间有一尊铜像,表情和蔼,慈眉善目,铜像左手里拿着长长的书卷,一直垂到地下,右手则是握着一支笔,一副书写春秋的架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