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6章 赳赳老燕,共赴国难 (第2/2页)
孤本,结合回龙、璧山、兴隆三县地方志所得,并不绝对准确,也可能是后人杜撰,但衣冠丘确实与大燕太祖、百里春香有关。” 李汝鱼想了想,“燕太祖怎么做的?” 老妇人笑了,“燕太祖只做了一件事,他拔剑高歌,尔后说勿愿卿勿忘承诺,随即自刎。” 李汝鱼倒吸了一口气,却也知道燕太祖肯定没死,不然大燕何以建国,百里春香又怎么可能成为大燕的开国皇后。 “具体如何不得详知,燕太祖也没死,这个地方便留下了一座衣冠冢,实际上衣冠丘即是衣冠冢,想来里面埋葬的不是燕太祖自刎的剑便是当时所穿衣冠罢。” 李汝鱼点点头。 后面的事情后世读书人都知道,燕太祖休养生息七年后,大燕太宗出生那年起兵锋,却不取西蜀,反而南下以龙吞象之狂势横扫了东南方的陈、明两大诸侯,其后再取江南,继而北上,一路摧枯拉朽横扫诸侯。 直到建国称帝后,才入蜀中一统天下。 那位千古兵圣百里春香,就连生产大燕太宗时,也在军伍之中随行,几乎所有决定性战役里,都有她鬼斧神工的手笔,铸就一段兵家神话。 关中百里,自此成为大燕第一世家,甚至一度出现过外戚专权的尴尬局面,连大凉太祖黄袍加身这件改朝换代的事情,都有百里世家的影子。 只不过在那件烛光斧影事件后,百里世家便在大凉天下销声匿迹,不再辉煌。 收回心思,李汝鱼不解的问道:“先生何以要和我说这些事?” 老妇人捋了捋被夜风吹乱了的白色霜发,没有回答李汝鱼的问题,却笑道:“旗儿不说,但老身看得出来,他已不是那个只想着功名朝堂的温雅读书人,用你们北镇抚司的话来说,旗儿成了异人。” 李汝鱼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接话。 “但他始终是老身的旗儿,如今旗儿的心里,和他父亲一样,装了一个天下的野望,小小的众安堂以及我这个将死之人,成了一池困缚他的浅水。” 李汝鱼有些拿捏不准了,这位老妇人究竟什么意思,“所以?” 老妇人沉默了一阵,“所以,旗儿应该去北方。” 李汝鱼吃了一惊,“您都知道?” 老妇人却继续自说自语,“先前你在院子里雷劈不死,想来和旗儿一样,只不过你身上有更多隐秘,也许旗儿的野望,便在你身上。” 李汝鱼哭笑不得,我现在可还算不上异人。 前面便是回龙桥。 老妇人双手撑在桥上,夜风吹拂,说了句回龙桥,当有龙回啊! 回首望了一眼远处黑暗里的目光不能及的无名山,那里有座新坟俯瞰凯河,老妇人忽然叹了口气,泪水悄然滚落。 其实有句话没有告诉这少年,大燕太祖在自刎前,还说过一句话。 赳赳老燕,共赴国难。 汝先去,吾且来,黄泉路上同饮杯,万里江山共逐鹿。 四十余年前,也有这么一个青年,胸怀天下意图开创不世功业,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站在落霞红枫里,背负着落日,豪迈说着同样的话。 然后一脸温柔的对自己说,你就是我的百里春香。 从此误终生。 不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